她是一名坚强的战士,抗战时期“七君子”危在旦夕之时,挺身而出拯救其于生死之间;她是一名忠贞的妻子,战火纷飞的岁月,不离不弃守候于丈夫孙中山身旁;她更是一个美丽的女子,路易-艾黎曾这样形容她,“铮铮鸣劲骨,落落绘灵姿”。[详细]
编辑:魏宇
【与孙中山的风雨历程】革命爱情:瞒着家人与孙中山“闪婚”
为救孙中山失去孩子 战火中失去生育能力
孙中山航空救国 首架飞机以宋庆龄命名
宋庆龄描“手掌”为孙中山订制手套
与孙中山最后的时光 牵手10年生死与共
【家族叛逆者的美丽与哀愁】宋庆龄童年和少女时代 从小就是美人胚
扯下大清旗的留美女生 初露政治锋芒
坚决反对蒋宋结婚:双方都是出于"投机"
晚年最大遗憾:未能与家人再见一面
【她的革命,她的理想】与蒋介石不和 宋庆龄秘密访问苏联始末
奉安大典中的宋庆龄 与蒋彻底决裂
发起“中国民权保障同盟”遭暗杀威胁
为救陈赓骂蒋介石“忘恩负义”
在沪促抗日救亡 鼓舞抗日士气
和鲁迅的友谊:他是真的猛士
支持抗战 宋庆龄发起“一碗饭”运动
【静谧晚年 她的最后岁月】创办少年宫:一切为了孩子
节俭清廉宋庆龄 一张手绢用几十年
写信担保路易艾黎 他是新中国忠诚的朋友
与毛泽东周恩来真挚的友谊
生前最后影像 选择跟父母保姆合葬
浪漫 忠诚 追随
初识孙中山:他是英雄
1914年,宋庆龄开始担任孙中山的秘书。在她看来,孙中山不仅是一个英雄,也象征着她所希望的中国之未来,她曾写信给妹妹:“我从来就没有这样快活过,我能帮助中国,也能帮助孙博士,他需要我。”
瞒着家人与孙中山结婚
为了追求爱情,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,不顾社会上各种流言蜚语,坚决地抛弃优越舒适的家庭生活,嫁给过着艰苦流亡生活的孙中山。
笃爱有缘共死生
对孙中山来讲,宋庆龄不仅是伴侣,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和继承者。1922年陈炯明叛变,炮轰孙文寓所,宋庆龄为掩护孙中山先撤,逃亡中不幸小产,终生未育。
与孙中山最后的时光
1924年,孙中山被诊为肝癌晚期,宋庆龄一直陪伴在孙中山身边照料,1925年,积劳成疾的孙中山因肝癌在北京逝世,遗体在协和医院施行防腐手术完毕入殓时,宋庆龄在遗体边号啕大哭,悲痛无以复加。
革命的一生 坚强明洁
与蒋介石决裂 秘密访问苏联
宋庆龄在蒋汪先后背叛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后,对武汉国民政府心灰意冷。1927年,她决意与蒋彻底决裂,深知国内很难立足,于是去苏联拜访一些革命同志。[详细]
发起“民权保障同盟”遭暗杀威胁
1932年,宋庆龄发起“中国民权保障同盟”,保护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,1933年6月18日,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杨杏佛遭国民党特务枪击身亡,宋庆龄、鲁迅等人依次接到暗杀警告。[详细]
在沪促抗日救亡 鼓舞抗日士气
“一·二八”事变后,宋庆龄以各种形式推动抗日救亡。她曾不顾敌机轰炸,毅然到前沿阵地向官兵致意,并手持战利品--日军炮弹在残垣旁留影,这极大地鼓舞了十九路军的士气。[详细]
为抗战四处奔波 发起一碗饭运动
1941年,宋庆龄为工合募集资金,救济伤兵难民,在香港发起和领导了轰动全港、激奋人心的一碗饭运动。一碗饭运动,是指每人用一碗饭的费用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斗争。[详细]
宋庆龄在抗日战场
鼓舞士气 抱弹壳和残垣断壁"合影"
宋庆龄1942年在重庆慰问抗日将士
赴十九路军前线指挥部慰问
宋氏三姐妹分手多年后团结抗战
质朴明理 优雅到老
与毛泽东周恩来真挚的友谊
在全中国陷入悲痛的1976年,中国共产党的三位领袖毛泽东、周恩来和朱德先后逝世,宋庆龄告诉朋友,一年之内失去三个极好的朋友是巨大的悲痛,毛主席、周恩来、朱德,他们就像我的兄弟。
一切为了孩子 他们是祖国的希望
宋庆龄在建国最初,反复强调“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”,在文化方面提出要不断地供给孩子们精神食粮;这些思想推动了全国各地加快建设儿童文化事业,各级各类儿童文化机构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。
晚年遗憾:未能与家人再见一面
建国后,宋庆龄与宋家的兄弟姐妹各分东西,再也没能见面,但宋庆龄心中对他们的想念与日俱增。1957年,宋庆龄曾动员姐姐蔼龄回国,遗憾地是,蔼龄于1973年病逝于美国,未能如愿。
美丽与哀愁 宋庆龄的10个优美镜头
拍摄于1918年
读书时的宋庆龄
优雅高贵 泰然自若
美丽精致 闺秀风范
结婚照 正值芳华妙龄
宋庆龄和孙中山
人群之中 她依然是焦点
宋庆龄 1942年在重庆
1925年上海 32岁的宋庆龄
慈祥和蔼 优雅到老
往期回顾
第69期
毛丰美:我是农民 不怕得罪人
第68期
梁振英:由心出发,稳中求变
第67期
屠文建与王泽方:未来不是梦
第66期
张璐 温总理身边的美女翻译
第65期
唐英年:给我一个机会
第64期
廖新波:开微博要“经得起拍”
第63期
谭晶 传承主旋律经典
第62期
雷锋团: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
第61期
宋金萍 28年侍奉恩师如亲娘
第60期
石殿俊 “老邮差”的幸福生活
第59期
安晓丽:大凉山里“孩子王”
第58期
许月华 从无腿少女到“板凳妈妈”
第57期
朱光亚:一辈子只做一件事
第56期
刘丽 洗脚妹的捐资助学之路
第55期
周汝珍 敬老院中的“顶梁柱”
第54期
胡忠谢晓君:生命在高原怒放
第53期
唐中和:麻风村的守护者
第52期
阿里木:烤羊肉串资助贫苦生
第51期
詹红荔 法官妈妈的大爱
第50期
“最美女孩”向欣园
第49期
郭明义 当代雷锋
第48期
天下有情人
第47期
杜甫 乱世流萍
第46期
乔安山:雷锋就是我的一生
第45期
雷锋 全民偶像
第44期
蒋英 美丽优雅的音乐人生
第43期
伊丽莎白二世 命定的女王
第42期
里根:从二流明星到一流总统
第41期
老舍,他自己就是一出戏
第40期
“超级红娘”为年轻人找个家
第39期
圣雄甘地 伟大的妥协家
第38期
哈文:真实的缺憾也很美
第37期
陈佩斯 为笑而生
第36期
倪萍 从未离开
第35期
宋庆龄 美丽一生
第34期
宋丹丹 白云有话说
第33期
赵丽蓉 笑留人间
第32期
冯巩:我想死你们了
第31期
赵本山:上春晚的那些年
第30期
林永健 “丑男”翻身记
第29期
姜山 衬好“娜”朵金花
第28期
1992,小平来了!
第27期
北京虎叔:把苦孩子们带出来
第26期
穆巴拉克 卸任的“法老”
第25期
郭德纲 最江湖的江湖人
第24期
梁思成 逆时代的大师
第23期
抗癌斗士于娟:活着就是王道
第22期
朱燕娟:我是压不垮的“小强”
第21期
买票的人:请卖我一张火车票
第20期
范伟 没上春晚的那些年
网友留言
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
| 我的博客 | 我的微博 | 复兴论坛 | 退出
*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