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钢琴演奏中,合理运用踏板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技巧。以下是关于钢琴脚踏板使用时机的详细解析:
1. 右踏板
音后踩下:当弹奏需要连贯且和声连接紧密的乐段时,通常采用音后踩下踏板的方式,也叫切分踏板。例如在弹奏肖邦的一些夜曲或圆舞曲时,为了使旋律更加连贯、歌唱性强,可在手指弹奏下一个音的同时抬起脚,并在手指还未离键时迅速踩下踏板。
同时踩下:在一些节奏特点鲜明、需要强调特定节奏的音乐中,如进行曲、舞曲等,经常使用同步踏板、直踏板。即在强拍或节奏点上同时踩下踏板,以增强节奏的韵律和生动性。比如储望华《解放区的天》,开始4小节强烈的锣鼓节奏,每一拍都用前半拍踩下、后半拍放开的直踏板。
音前踩下:预备踏板用于乐曲的开始、新段落的开始或较长时值的休止符之后,通常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而用,可谓“未成曲调先有情”。例如演奏《夕阳箫鼓》之前,可以用预备踏板,使所有的制音器都打开,暗示演奏即将开始,使听众充满了对音乐的期待。
2. 左踏板
左踏板也叫弱音踏板、柔音踏板。在立式钢琴上,左踏板踩下后,缩短了榔头与琴弦的距离,达到减弱音量、改变音色的目的;在三角钢琴上,左踏板踩下后,击弦机向一侧移动位置,使原来三根弦变成两根弦或一根弦振动发音,也能达到减弱音量、改变音色的效果。
当需要演奏轻柔、舒缓或较为含蓄的音乐片段时,可适当踩下左踏板来降低音量、柔和音色。比如在弹奏一些抒情的慢板乐章或夜曲等作品时,左踏板的使用可以使声音更加细腻、柔和,避免过于明亮和响亮。
3. 中踏板
中踏板在立式钢琴上叫弱音踏板,主要是在练习时起减弱音量而不影响别人的作用。现在也有部分立式钢琴的中踏板完全采用三角钢琴的原理制造。在三角钢琴上叫保持音踏板、持续音踏板或保留音踏板。当演奏者弹下一个音或和弦,同时踩下中踏板,则刚才所弹的音将得到保持,而演奏者接下来再弹的音将不会被保持。
在一些特定的音乐作品中,如果需要突出某个音符或和弦的持续效果,而又不想影响后续音符的清晰发音,可以使用中踏板。不过中踏板的使用相对较少,需要根据具体作品和演奏要求来决定是否使用。